6
图为1959年8月12日《南京日报》发布《当你喝到牛奶时》一文,原文附后(丁鹏/摄)
如今,从超市冷柜琳琅满目的各类牛奶中挑选合意的产品,已成为消费者"幸福的烦恼"。
鲜少有人知道,六七十年前,新中国成立之初,老百姓喝奶的艰难。那时,南京奶业也是个又小又散、微不足道的"烂摊子"。
1928年前后,中国奶业出现第一个投资高潮。宋美龄在南京中山门外名叫卫岗的山麓上创办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并设有实验牧场,这就是卫岗乳业前身。
包括由南京军管会接管和重组的南京乳牛场、私营牧场和个体养牛业主在内,全市栏存奶牛仅521头,年产鲜奶132.86万公斤。通过简易加工,全年上市液态奶仅118.62万公斤,日上市1.5万瓶左右。(数据来源于知网)
"两张奶证可以换一辆二八大杠",是对当时牛奶珍贵最直观的阐述。
随着时光流逝,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凭票订奶"已经成为泛黄的历史。从"奢侈品"变成"日常消费品",从"有奶喝"到"喝有机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营养和健康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一杯简简单单的牛奶背负着时代的烙印,讲述着时光和生活的变迁,更承载着几代人的情感寄托。
解放初期,吃个牛奶很不容易
讲述者:武奇彬
武奇彬,1931年1月出生,1949年6月1日进入卫岗工作,在人工繁殖、预防治疗疾病、提高奶牛单产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在中国黑白花奶牛培育方面(1972—1985)荣获1987年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8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荣获国家农林牧副渔战线工作25年以上工作者荣誉奖章。1991年1月退休。
我原来在国民党农林部的中央畜牧实验所农林场,是搞研究的单位,那里面的牛都是从国外进口的。1928年,宋美龄要了二三十头牛,在卫岗办了牛奶厂。解放以后就把宋美龄的牛奶厂和农林部的牛奶厂并到一起,于1949年6月1日成立了"南京乳牛厂"。没多长时间,又并了一部分农场进来,所以叫做"南京牧场"。又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叫"卫岗牛奶厂"了。
1956年公私合营,卫岗收购了一些南京的私营奶牛场。开始我们只有七八十头大大小小的奶牛,并起来后就多了,变成地方国营南京乳牛厂。公私合营之后规模扩大了,人员也增加了,职工有200多人,牛不到一千头。
1959年,一头牛年平均单产量只有4000多公斤,到1960年,4300、4400公斤都很难维持,接着自然灾害(三年困难时期),加上规模扩大后负担增加,因此那个阶段是最困难的。
我们的目标是满足南京市人民喝牛奶的需求,但真正达到这个需求,凭良心讲,要不是改革开放,还是达不到。
30年代的奶瓶包装纸上就印有厂名厂址、订奶热线,实行送奶到户,每磅牛奶价格在6个银圆。
原来吃个牛奶很不容易。母亲生了小孩没有奶,把生小孩的身份证明、医生证明带来订牛奶都订不到,她哭我也忍不住陪着哭。现在有些同志不能理解,牛奶当时是这么重要,并不像现在,现在吃牛奶方便得很,也不贵,质量也比以前好。
养牛、挤奶、送奶,我都做过。送奶我送过两年,那时需要送的奶不多,我负责的地块只要送五十几瓶。然后我就开始学技术了。当时上面是派南京大学的学生来教我们,我跟他们学习给牛看病、喂药、打针。因为一边在厂里做工,一边还要跟师傅学习,所以基本上24小时不能离开厂,吃住都是在厂里。
改革开放后,大家手头开始宽裕了,我印象中是从1983年开始,我们老百姓也终于能喝上牛奶了。我自己在牛奶厂忙了几十年之后,也终于喝上了牛奶,这是很令人开心的事情。我们牛奶厂员工以前工资水平那么低,没有人瞧得起,改革开放之后,不光能喝上牛奶,我们的社会地位也得到了提高。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很感慨。
70年,牛奶市场变化巨大
讲述者:谭玲
谭玲,南京卫岗乳业有限公司总裁,2000年入职卫岗。
最初牛奶叫消毒牛奶,就是简单地从牛身上挤下来,通过简单的杀菌、工艺处理就供应到市场。现在牛奶品类丰富,能够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求,有普通的牛奶,有高端的产品,同时也有各种口味的牛奶制品。
如今,一滴牛奶要经过28道手续检验。
解放初期,仅是南京市内的少数人能喝到奶。随着工艺的改变,技术的创新,有超高温灭菌的无菌灌装技术,使牛奶走得更远,也能让冷链还不发达的农村市场的消费者喝到牛奶,这在过去是不可能实现的。
从牧场来讲,过去都是手工挤奶,无论是产量还是生奶的质量都差强人意。现在是自动化的挤奶机,而且有信息化系统,精准到每一头奶牛每一天是什么身体状况,可以通过牛的耳标管理到每一头牛。牧场的环保水平也在提高,高新技术处理粪物,达标排放。
老卫岗的厂房很旧,整个生产环境比较拥挤,地面是潮湿的,没有排水系统,人工推产品,劳动量比较大,工人比较辛苦。
我来卫岗的时候牛奶装运还是敞开式的,没有制冷设备,只是用大卡车送到各个地方,接下来会有三轮车、自行车去送奶,这些都是那个年代的痕迹。到了后来,全部是全程冷链,新鲜有保障,而且可控可视。
有句话叫"小孩都能打酱油了",过去送奶到户,南京人就讲"我家娃都能自己拿牛奶了",这是一种生活方式。九十年代以后有了卖场、便利店,再后来就是电商,可以网上订奶。
70年来,我们送出的牛奶大约有五六百亿瓶。解放前牛奶是给达官贵人喝的,解放以后,计划经济时代,就是按计划供应,也非常有限,那个时候没有那么多牛,没有那么大的供应量。
按计划生产,就是今天有十万瓶的量,就生产十万瓶再多一点点,当天就全部出去了,然后再生产第二天的,第二天又全部供应掉。那时候没有长途运输这回事儿,在南京养牛,在南京生产,供南京市民喝。
牛奶市场的变化真的是巨大的,以前没有竞争,没有跨区域,当地养牛,当地生产,当地销售,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性企业,都是做低温奶,因为还没有常温奶。有了常温这个技术后,伊利、蒙牛从内蒙古冲出来走向全国。
可以说,南京是全国最棒的乳制品市场,饮奶意识、购买能力、选择水平、接受新产品的速度都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南京人是会喝奶的人群,有几十年喝奶的传统,奶香已经成为南京人刻在骨子里的味道。
图为2000年5月16日《南京乳业》报刊发《五月牛奶宣传月活动拉开序幕》《努力推进"学生奶"活动》两篇文章(胡潇/摄)
以前,"三菜一汤"就是小康生活的体现,后来,"每天早上一杯奶"成为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每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曾经象征高品质生活的牛奶越来越普遍、实用。能如此轻易地喝到牛奶,是几代奶业人努力的结果。国务院出台《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也让乳品行业有了遵从的依据,引领了中国乳制品未来的发展。
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门槛上,抚今追昔,令人心潮澎湃。中国的牛奶之路就像共和国的70年岁月,艰辛坎坷,最终迎来光明。
附:《当你喝到牛奶的时候》
殷勤的送奶员
在夏夜的十二点半钟,在寒宵的三点多钟,正当人们甜睡的时候,南京农场卫岗分厂的近四十名送奶员,就驾驶着一辆辆二百斤重的货车,出现在中山门外宽畅的林荫大道上了。一年四季,不论是遇到酷暑的暴雨,还是寒夜的冰雪,送奶员总是辛勤地越过不少起伏的坡地,走过数不清的不平的小路,时而骑车曲进,时而推车步行,把牛奶一直送到最偏僻的一个用户。全市四万个用户,能在早上喝到新鲜可口的牛奶,就是这些殷勤的送奶员光荣劳动的结果。
送奶,是一种关心人的工作。好多送奶员因为处处为婴儿,为老人,为体弱的人的健康着想,殷勤地为他们服务,受到了用户的赞扬。这个场历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的送奶员戈子友就是其中的一个。戈子友一切从便利用户出发,有些用户要求改送集点为单独送,他总是想尽办法满足用户的要求,那怕是最偏僻的个把户,也从不厌烦。有时,用户忘记交空瓶和奶券,影响第二天供奶,他也不怕耽误时间,亲自跑到用户房里去拿。戈子友对婴儿特别关心,夏天出奶量比较少,农场规定一般用户隔一天送一瓶。戈子友一方面耐心向用户解释这个规定,一方面,遇有不能断奶或是有病的婴儿用户。就不遗余力地给予照顾。傅厚岗8号一个用户,婴儿才四个月,又正在生病,不能隔日停奶。戈子友了解后,就特地想办法照顾,保证婴儿每天有奶吃。这样的送奶员还有不少。住在石鼓路209号的一位七十四岁的老人,很感激送奶员赵煥芝。因为赵煥芝了解他胃病重,牛奶是他每天的唯一食粮,在夏天照样使他每天吃到牛奶。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的一个职员家属,在生病不能起床的时候,接到了送奶员刘培义亲自送到手的牛奶,心里十分感动。这些用户,都把这些动人的事迹,写信告诉农场的领导上。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这种歌颂送奶员关心人的表扬信就有一百多件。
千方百计创高产
喝牛奶的人,很了解送奶员的辛苦,对创造牛奶高产的饲养员的劳动,或许不十分清楚。在奶牛场的各号牛舍里,一天二十四小时,数十位饲养员在紧张地劳动着。他们不论是上班,还是休息时间,都在考虑着怎样使奶牛多产奶,扩大供应用户。他们的劳动和责任都是不轻的。
喂奶牛是一种繁重而细致的工作,饲养员不仅要按时、定量、定质地给每条牛喂足五百斤到六百斤的粗料、细料和水,而且要准备好十种以上的饲料,随时调换它不喜欢吃的饲料。哪一条牛喜欢吃干饲料,哪一条牛喜欢吃稀饲料,哪一条性情急躁、敏感……饲养员都要掌握,分别对待,才能使奶牛吃得饱,吃得香。
饲料,并不是一年四季都很充裕的。譬如去年冬天,就很缺乏多汁饲料。饲养员们到处打听、寻找多汁饲料。卫星牛舍的饲养员曹金武更是着急,有时,一下班,就骑车跑到三牌楼一带去买胡萝卜。一次,他看到场里有人吃地瓜,得到了启发。他想,地瓜又甜又嫩,倒是多汁的好饲料,但是,从来没人给牛喂过,他决心试试看。隔了几天,他利用休息时间从新街口菜场,买来三十多斤地瓜,试验结果,奶牛很喜欢吃。冬天的多汁饲料问题解决了,也就保住了奶牛的高产记录。
炎夏,奶牛最容易中暑,这是饲养员最担心的季节。卫星牛舍的饲养员们,看到场外水牛,热天经常泡在水里,而不大出毛病,就给牛开辟了一个游泳池。现在,到天热的时候,奶牛就自动到池塘去游泳了,这比人工冲洗更自由更舒畅。
饲养员们日夜辛勤地饲养,创造了不少的高产奶牛,其中,224号奶牛,九个月来,平均日产量达一百斤以上;641号奶牛最高日产量达二百五十斤八两,居全国奶牛日产量的首位。饲养员们每次总是带着丰收的喜悦,将刚挤出来的新鲜牛奶送到牛奶加工车间去加工。
两种社会两种产品
挤奶工人把大量的牛奶挤出来后,只是完成了产品任务的一半。订户要饮到新鲜可口的牛奶,还有一个复杂的加工过程。当送奶员把数以万计的空瓶带回奶场后,熟练的洗瓶工人要用自来水、碱水、温水三番四次地清洗去污,最后送入蒸气间用一百六十度高温消毒。本市成千上万饮户的奶瓶,都要经过七个清洗工人的严格消毒,才将当天的牛奶装入瓶里。七个洗瓶工人,每天要洗几万个瓶,速度该多快呢?该场有名的先进生产者汤秀英的快速洗瓶法——双手操作法告诉人们,她经常以每分钟洗瓶四十六个的优异成绩获得奖励。
牛奶消毒,是消灭细菌的重要一环。刚从奶牛身上挤出来的牛奶,含有许多大肠杆菌和其它细菌。工人的任务,在于消灭病菌,提高牛奶合格率。每次工人上班,首先是洗手消毒,穿上工作服、工作鞋,严禁室外细菌带入;所有牛奶都要经过华氏一百五十八度的高温消毒,维持三十分钟后才排冷降温、冷却装瓶。今春2月以来,这个车间的工人由于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牛奶合格率都达到百分之百。
解放前,资本家经营的牛奶质量怎样呢?用工人的话讲,就是掺水、烧煮、龌龊。过去,本市有大大小小三十多家奶牛场,牛奶总产量不过一千五百多斤。资本家为了多赚钱,掺入大量自来水;同时牛奶和奶瓶,就放在锅里煮一下,加上大多数奶场是露天装瓶,一遇起风,尘埃吹进牛奶。那时,就是这样把牛奶送给饮户的,谈不上牛奶的质量问题,更谈不上消毒杀菌。两种不同社会,带来了两种不同的产品。
南京农场卫岗分厂的六一四号乳牛,日产牛乳二五零点五斤,创全国乳牛产乳新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