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集团军(丛林猛虎、决胜南疆第十四集团军) -尊龙凯时官方app下载

(李聚奎上将)

《七律》(平水韵)

作者//留之用

雄师劲旅、一军一律系列(十六)——第十四集团军

起兵三晋驱倭寇,

戎马关山未歇鞍。

太岳咆哮如戍鼓,

秋林嘶啸若琴弹。

挺戈淮海歼亡虏,

挥剑高原斩泥蟠。

威武之师多壮志,

保家卫国护祥鸾。

注: 诗中的“三晋、倭寇、戎马、太岳、戍鼓、秋林、淮海、亡虏、泥蟠、祥鸾”等词汇,均与第十四集团军军史有关联,或为地(人)名,或是典故及专用名词,或有双关之玄,敬请诗友联系语境及第十四集团军军史知识阅读。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的前身可追溯于抗日战争时期由青年学生组建的山西新军抗敌决死笫1纵队,此后改编为八路军太岳军区领导的太岳纵队决死第1旅。解放战争初期,太岳纵队整编为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原八路军386旅改编为第10旅,决死第1旅改编为第11旅,第212旅改编为第12旅。1949年2月14日在河南漯河地区,根据中央军委命令,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第11、第12两旅与淮海战役中起义的由廖运周任师长的原国民党军第110师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隶属于第二战战军第四兵团。1985年,同为原昆明军区的第11军和14军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14集团军,军部驻地昆明,隶属于成都军区。2017年4月军改中,第14集团军番号撤消,其所辖精锐部队大部分转隶于南部战区的第75集团军,还有一部分转隶于其他集团军。

第14集团军的建制番号虽已不复存在,但第14集团军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创立的丰功伟绩将青史永留。第14军是山西新军延续下来的最大建制部队,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展现出的“亮剑”精神将千秋咏赞。1931牟“九一八”事变后,山西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日益高涨,1936年秋,中共北方局派簿一波、周仲英、杨献珍等同志到太原,一方面做争取山西军阀阎锡山抗日的工作,一方面深入基层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斗争。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下,阎锡山同意成立山西人民抗日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创办山西军政训练班及民众干部训练团等抗日团体,并中共在这些团体的创办过程中逐步掌握了领导权。1937年4月至10月,在军政训炼班和民众干部训练团的基础上,吸收了大批东北流亡青年及平津进步学生,又从八路军部队抽调了一批政工和军事干部,组建了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一纵队(简称山西新军决死一纵队),鲁应麟任纵队长,薄一波任政委,下辖三个总队(相当于团)共约1.1万余人。

1938-1939年间,决死一纵队在八路军129师386旅的的带动和帮助下,共同开辟了以太岳山脉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参加了反击日寇的“九路围攻”、“同蒲路破袭”等战役,消灭日伪军近5000人。决死一纵队的发展壮大及中共在部队的影响力使阎锡山深感不安,他总想将这支新军掌握在自已手中变成阎家军。于是在陝西宜川召开的“秋林”会议上,阎锡山阴谋掀起反共高潮,企图抢夺对决死一纵队的领导权,遭到决死一纵队广大官兵的坚决抵制,为此他恼羞成怒,于1939年12月初发动晋西事变,调动旧军对刚转移到晋西的新军进行包围,企图强夺军权。在敌众我寡的危难之际,中共晋西党委及八路军第120师毅然出手,帮助决死一纵队跳出了包围圈,并给予阎军以沉重打击,使决死一纵队安全转入了太岳根据地,粉碎了阎锡山的阴谋。1941年1月18日,决死一纵队借鉴八路军的经验进行政治建军,加强党的领导和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各项政治工作体系和制度,使决死一纵队真正成为党领导的军队。通过政治建军后的决死一纵队面貌一新,战斗力大为增强,参加“五路围玫”及“百团大战”经受了考验。经过连续几个月的苦战恶战,歼灭了大量敌人,不仅部队得到了锻炼,而且圆满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作战任务。

1942年,日寇向太岳根据地发动了疯狂围攻,为适应形势需要,由陈赓任司令员、薄一波任政委的太岳军区决定,将八路军386旅与决死一纵队合编为太岳纵队,集中兵力机动作战。决死一纵队改编为决死第1旅,李聚奎任旅长,王鹤峰任政委,李成芳任参谋长,刘有光任政治部主任。在太岳军区及纵队的统一指挥下,决死第1旅奋勇作战,给予日伪军以沉重打击,粉碎了敌人的围攻。在抗击日军进攻的同时,太岳纵队还反击了阎匪军的“摩擦”进犯,共作战90多次,歼敌近4000人,巩固和扩大了太岳根据地。在围困沁源的战斗中,决死第1旅第38团通过“挤”的战法,广泛发动群众,经两年半时间围困及反复的斗争,络于将日寇“挤”出了沁源。延安《解放日报》针对这一战例专门发表社论,称之为“敌后抗战中的模范典型”。

1945牟8月,太岳纵队参加了反击阎匪军进犯的上党战役,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10月,太岳纵队整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陈赓任司令员,谢富治任政治委员,成立初下辖第10、13二旅(后又组建11、12二旅,12旅留陝南后,8纵22旅划归4纵指挥,共辖四个主力旅)。决死第1旅改称为11旅,李成芳任旅长,刘有光任政治委员。1946年1月,第11旅奉命回师太岳地区,7月参加“闻夏战役”,歼敌8800余人。9月下旬,参加临浮战役,与兄弟部队一起,全歼号称“满天飞”的国民党军“天下第一旅”,活捉敌中将旅长黄正诚,歼敌近2900余人,缴获该旅全部的美式装备及物资。

1947年2月,太岳军区各军分区的几个独立团,根据军区命令,合编组成晋冀鲁豫野战军第8纵队第22旅,查玉升任旅长,朱佩琯任政委。第22旅组成后,并末随8纵活动,一直在4纵的编成内接受指挥,参加晋南反攻作战,歼敌6千余人,缴莸枪枝3千多枝,战果累累,这支部队也是日后第14军的重要组成部分。1947年7月27日,中央军委决定以第4纵队、第9纵队和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以及第8纵第22旅,共3万余人组成陈(赓)谢(富治)大军,挺进豫陝鄂地区,与刘邓、陈粟二支大军合力经略中原,西逼潼关,东叩洛阳,驰骋在豫陝交界的广大地域,迫使国民党军转入战略防御。1948年3月,陈谢大军攻克洛阳,全歼守敌并活捉敌中将师长邱行湘。接着又参加了豫东战役和淮海战役,阻击国民党军黄伯韬和黄维兵团,11旅31团面对人数10倍于我之敌的轮番冲击,团长梁中玉亲率突击队反攻,31团伤亡虽重但顽强坚守住了阵地,为全军歼灭二黄兵团立下功劳。

1949年2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4纵第11、22旅和廖运周110师在河南省漯河地区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李成芳任军长,雷荣天任政治委员,王启明任副军长兼参谋长,朱佩瑄任政治部主任。11旅编为第40师,刘丰任师长,候良铺任政委。22旅编为第41师,查玉升任师长,丁荣昌任政委。起义部队110师编为42师,廖运周任师长,张子明任政委。全军共2.33万人。

1949年4月,第14军参加渡江战役,从安徽宿松渡江南下,所向披靡,锐不可挡。10月上旬全军进入粤北,执行中央军委大迂回、大围歼战术,在阳江阳春地区歼敌4万余人。进抵雷州半岛后从粤桂边直插云南,于1950年2月20日进入昆明担当警备任务。3月初全军向滇西挺进,并抽调部分兵力参加了西昌战役。此后全军承担剿匪任务,于1952年底基本肃清了滇西土匪。1953 年中,曾二次击退逃亡境外蒋军的进攻,保卫了滇西边疆的安全和稳定。

1950年3月,云南全省解放,第14军就一直驻守在祖国的西南边陲。1968年该军军部移驻昆明。经过几十年戍边守疆的体验,该军已积累了丰富的山地丛林和高原地带的作战经验,被誉为“丛林猛虎”。1979年,笫14军作为西线主力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一举攻占越北重镇老山,强渡并控制了红河渡囗,胜利完成任务。1984年4月28日,十四军在第二次对越反击战中充当先锋,率先攻克老山、者阴山主峰。随后的几年中,第14军在老山地区展开了激烈的防御作战,克难攻坚,痛歼敌人,在所有参战部队中,第14军歼敌数量多,获得的荣誉也多。14军第40师第118团被中央军委授予“老山英雄团”光荣称号,另有10多个营、连级单位因战功突出而被授予各种荣誉称号。

第14集团军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璀璨历史,在革命历程中将星显耀。薄一波、陈赓、李聚奎、王新亭、谢富治、周仲英、王鹤峰、牛佩琮、李成芳、周希汉、范朝利、刘有光、蔡爱卿、廖运周、雷荣天、王启明、查玉升、梁中玉等开国元勋及何其宗、廖锡龙、王祖训、朱启、刘亚红、赵宗歧等高级将领均在第14集团军工作或战斗过,也涌现出大批英模人物和英雄集体。尽管军改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及第14集团军的番号已经撤消,但14军半个多世纪来骁勇善战的光辉业绩和亮剑精神将永载史册、赓续传诵!

尊龙凯时官方网站的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e路狂飙e路狂飙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