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有四种解释,你能说出几种? -尊龙凯时官方app下载

正解“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作者:大执无觉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有四种解释,你能说出几种?

《论语》中曾子所讲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大致有四种不同的解释。笔者觉得这四种解释都不太恰当,有点牵强附会,前句“慎终追远”与后句“民德归厚矣”有点不相对应,缺少逻辑性。

释义一;

慎终:谨慎的思考人生于天地之间的意义。

追远:看看老祖宗们都留下了些什么,在自身与先贤之间做一个对比,应效法先古圣贤。每个人都这样的去思考,人民的道德就自然敦厚了。

把“慎终”解释为“谨慎的思考人生于天地之间的意义”,笔者觉得有点离题,远离了“慎终”的本身字意,意义延伸得太遥远,这种解释不太合理。

很多老实本分的人,他并不需要“谨慎的思考人生于天地之间的意义”,他们照样做到“民德归厚矣”。

但这一解释从整个句子来看,“谨慎的思考人生于天地之间的意义”与“看看老祖宗们都留下了些什么,在自身与先贤之间做一个对比,应效法先古圣贤”,这样的作法确实可以使得“人民的道德就自然敦厚了”。

释义二;

宋儒的解释。终,人死;远,指祖先。慎终追远,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这种解释太过于狭隘。慎重地办理父母亲的丧事,虔诚地祭祀自己的先祖,这仅仅是个礼仪过程而已。采用这种方式绝对不可能达到“民德归厚矣”的目的。相反容易造成攀比与浪费,引发宗族斗争,都认为自己的先祖优越。就好像现代一样,如果过分的去提倡厚葬与凸显自己宗族的优越性,就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引发宗族矛盾,因挣夺坟山而大出打手。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老家就出现过宗族之间因挣夺坟山而发生群众斗殴的现象。这显然与民德归厚是背道而驰的。天下一家亲才是正道。

释义三;

慎,害怕;终,结果; 追远,指找当初的动机和原因。正所谓凡人怕果,圣人怕因。曾子的意思是:如果凡人都能在做事前想想此事的动机,和初衷,并且能想到这样做的后果。那么民风就能厚淳,就能少做错事。

这种解释是南怀瑾先生提出来的。作为教化民风,使得民德归厚的一种可操作手段,这样做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这种解释最多是教育人们在生活中,为人处世不要鲁莽与冲动,与“民德归厚”似乎有点牵强了。

有些人专门损人利己,干尽坏事,他总是思前顾后、深思熟虑的,要把每件坏事做得不露声色。这样能做到民德归厚吗?

释义四;

慎,谨慎。《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人如果能谨慎一生,就几乎接近了'道’。这样的人必将会受到后人的景仰。

试问:每个人谨慎一生就能民德归厚吗?这显然是不能做到的,这种解释更加离谱。

笔者认为对“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的合理解释既不能远离字面的意思,又要合乎“民德归厚矣”的可操作性,让“慎终追远”,能真正做到“民德归厚矣”。

“慎终”,笔者认为最合理的解释是严肃认真对待生死,生命第一,人命关天,人的生命最重要。正如现在我们常常所提的“生命第一,安全第一”以及“人道主义”是一样的。

儒家思想的精髓很多来源于老子的道家思想。老子《道德经》里面有一句“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只有认为生命最重要的人,天下才能托付给他。那些视生命如儿戏的人,容易动辄发动战争,使得人民流离失所。

当时曾子所处的年代正是一个从有序走上一个无序的世道,开始礼崩乐坏,走向一个杀戮无常的战国年代。很多人把老百姓的命不当回事,不尊重生命,无视生命。在这种大环境中,曾子提出“慎终”,生命为大,是符合治世正道的。一个不把人的生命当回事的社会,不就是一个群兽社会吗?只有野兽才不把生命当回事,肆意相互杀戮。一个不“慎终”的社会还谈得上“民德归厚矣”吗?

“慎终”是“民德归厚矣”的核心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人类就不可能发展,也不会有文明可言。现在那些卖假药、卖食品如同卖毒药的人,就是它们没有“慎终”的概念,如同野兽,它们的德怎么会归厚呢?

“追远”应该解释为追思以前的贤人或圣贤,以他们为榜样与楷模,向他们好好学习。

曾子的这种提法和我们现代人的提法一样,号召大家向模范学习。正如我们常常所说的“要向某某同志学习”与“学习雷锋好榜样”之类的东西。曾子之前的社会一定记录很多贤人与圣人的感人事迹,他们如何孝顺父母,如何尊老爱幼,如何救济穷人等等。通过说故事的形式能更加感染人,教育人,更容易被平凡百姓所接受。

孔子与曾子他们当时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倡导者、并发扬光大,提出“追远”,向以前的贤人与圣人学习,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如同我们现在的教育一样,也只有通过这种学习的方法,才能将人民教化,将文明植入人民的心田。

“追远”是一种让“民德归厚矣”的方法论,具有可操作性,除此别无它法!“追远”这套方法论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教育,是我们教育下一代的主要方法。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更是曾子向当时的统治阶层提出来的治国与治世理念与方法。生命为大,学习榜样,人民才会被教化,这才是曾子“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的本意。

尊龙凯时官方网站的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2)
e路狂飙e路狂飙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