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 自己发出去的传单被零乱的塞在路边的垃圾桶里。
- 传单发遍整个城市,却还是无人问津。
- 高成本办了地推活动,成交的却没几个,连本都收不回来。
其实,这些都是地推效率低的表现。我们都知道,招生的黄金时节就那么几天,如果这几天地推效率低,招生情况差,接下来机构的运转可能就要出问题。
地推每个机构都在做,但并不简单。
我在培训员工时,经常和学校的前端(市场部和咨询部)说:“前端三大苦,地推电销市场部”。但是这三大硬骨头啃下来,招生也就不愁了。
今天,我们就从如何提高地推效率的角度来“啃”这块儿硬骨头。
地推中,我们常用的宣传工具就是传单,但传单作为最常用的地推的工具,其实有三个不利于传播的属性。
- 留存率低,家长拿到传单不会一直保留,有可能随时遇到垃圾桶就把传单扔了。
- 所能承载的信息极其有限。由于纸张篇幅和人们的注意力不会长时间集中在某一事物上,传单不能显示更多的产品特点,并不能让家长更全面的了解。
- 分发成本高于本身的成本。传单本身的成本比较低,但是我们招的兼职人员的成本是远远高于传单成本的。
经常看我分享的校长可能知道,举例子的时候,我老爱拿发传单说事儿。之所以爱拿发传单说事情,是因为我扎扎实实做过这件事情,知道做好这件事情的苦楚。
有时候我也想,干脆就不地推了,但是地推,是以直面客户的方式,进行推广产品服务的一种营销方式,可以更快和客户建立信任关系。
比如北京市场0元课,第一批客户的来源大部分来自地推。因此,不仅不能放弃地推,还要多地推。
2015年春季,高思一元课海报
那怎么才能做好地推发单这件事呢?
首先,从上述传达不利于传播的属性入手改进:
传单作为手持介质,要引导后续营销行为,按照难度大小可以在发传单以后引导家长做如下行为:
① 信息留存
让客户留下电话以及联系资料,或者加微信。
② 拉热
拉取热线咨询的一种方式,对有兴趣的客户,当地推人员无法解释清楚的时候,可以当场致电后续营销人员。
③ 拉访
把有兴趣的客户,直接引到校区进行咨询。
④ 小门槛购买
直接让客户购买小金额的体验产品。
接下来,因为传单承载的信息有限,我们就需要舍弃大而全的内容,对传单进行精心的设计。在设计传单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 提前定位该次活动的目标人群(聚焦)。
② 提前了解目标人群的需求与焦点,根据焦点重新设计传单。
③ 提前根据目标人群的聚集地,重新选择地推场所。
最后,解决分发成本高于传单本身成本的问题:
① 进行多次扫楼,针对每个分发点分发多张传单。
② 将传单制作成更容易留存的形式,如挂门式,将传单挂到门把手上,不易丢失。
除了改进传单,地推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优化。
地推应该满足聚焦原则
即将大量的资源集中投放在某一个点上,以该点来集中建立客户对产品服务和机构的认知。
切忌覆盖范围过大过广,范围广大会分散资源,不能让家长对机构产生足够的信任感。
比如:你的学校在一个小学周围,你发传单的范围是所有小学门口,其他几个小学分散了你的人力物力,而且还有可能因为距离较远,家长报名意愿低。倒不如,将所有人力物力集中在离你最近的小学,这样人多物多形成气势,家长也更容易信任你,从而报名。
要设计即时成交的环节
即让家长通过交一小部分的定金,确认选择我们的产品或者服务。
比如:家长有时在地推场景中,报名意愿很高,但我们没有即时成交,而是等家长上门、试听之后再成交,这样中间多了很多环节,家长选择我们产品的意愿也会随时间的流失而降低。而交了定金,家长就一定会让孩子来机构上课。
设计分工
一个地推小组里,应该有专门负责发单引流的角色,有负责咨询的角色,还有负责签单收费的角色。
只有分工清楚,才会忙而不乱,达到最好的地推签单效果。
立体的设计
除了软性宣传物料以外,还要有配套的“造势”物料,给家长和学生带来视觉冲击和声场冲击。
如果通过城管审批,请上齐地推八件套。哪八件呢?
拱门、门型展架、刀旗、条幅、喇叭、咨询桌椅、统一的着装、帐篷。
在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2015年中考的时候,我在中考机构尝试通过地推活动引流新高一,我是这样准备的:
这次活动有近500人的信息留存,200人交了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