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为发烧而生”到“高端机之战”,小米用了十一年时间。对于雷军来说,这漫长的十一年是“证明”之战,从互联网的初阶到逐渐被“后辈”超越,雷军心中那团《硅谷之火》始终都在燃烧。
2021年12月28日,一场发布会上,雷军称:“我们决定正式在产品和体验上旗帜鲜明地对标苹果,向苹果学习,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一步步超越苹果。”
超越无处不在,但门槛总是奇高无比。
在解释超越这个概念上,雷军有自己的理解。
他认为,手机销量三年全球第一,对于小米来说这个目标很不容易,因为竞争对手非常强大,但是想要超越这些科技巨头,在销量上超越则是第一步。
很显然,雷军的说法没能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似乎从一开始,小米就一直存在争议,这种争议徘徊在互联网与制造业之间。
一个概念的认定,产生的结果天差地别。
可能雷军也没弄清楚小米与苹果之间到底差在了什么地方。
美国东部时间1月3日,苹果股价一度突破了182.8美元,市值突破了3万亿美元。作为全球第一家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的公司,苹果的强大只能用富可敌国来形容。
根据统计显示,苹果从1万亿美元突破到2万亿美元用了整整两年时间,可是从2万亿跨越到3万亿,它只花费了一年零五个月。
2021年,小米的股价整体下跌了43%,开年之后仍下跌超过了1%。从接近万亿港元到回落至4660亿港元(约合599亿美元),小米和苹果之间大概差了五个腾讯,八个阿里,四十六个小米。
段永平曾经说过:“不赚钱的生意,多少营业额都是没用的。就像不赚钱的净资产有时就是累赘,比如在渺无人烟的地方建个酒店,花了1个亿,每年亏500万,重置成本还是1个亿,现在5000万想卖,这谁要?”
虽然这个例子比喻当下的小米并不恰当,但产生净利润的能力以及在产业链上的话语权对于一家科技制造业企业来说,显然比数量上的超越更有意义。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两年前的一组数据,当时苹果一家拿走了整个智能手机行业利润的66%,而剩下34%的蛋糕中,三星又拿走了一半(17%),剩下17%的利润由其他手机厂商瓜分。对于小米和雷军来说,这才是现实。
正如苹果当年颠覆诺基亚时一样,我认为在智能手机时代,想完成对苹果的超越,可能性并不大。不管对手是三星,还是小米。
那么,苹果真的不可战胜吗?小米就毫无机会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雷军曾经说过:“我觉得做小尺寸旗舰需要的不仅仅是实力和投入,更要有挑战苹果的决心和勇气。”
在差距极大的情况下,勇气大于实际。在超越的赛道上,汽车重于手机。
2021年,雷军曾极其煽情地向外界发出一种声音,他说:“小米汽车将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我愿意押上我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弯道超车是小米超越苹果唯一的答案。
宣布造车之后,小米也开始紧锣密鼓地在产业链上进行各种投资,包括去年7月参与了动力电池生产商“蜂巢能源”102.8亿元的b轮融资,8月以7737万美元收购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深动科技……
对于造车雷军也有自己的考虑,他说:“小米造车不是在追风口、赶潮流,而是因为智能电动汽车已经从‘机械产业’转变为‘信息产业’了,小米不做就会被淘汰。”
害怕淘汰也好,超越苹果也罢。
资本需要故事,但资本更看产值。
去年前三季度,苹果的营收达到了3658.17亿美元 ,同比增长33.26%,归母净利润为946.80亿美元 ,同比增长64.92% 。反观小米,营收为2427.34亿元(约合382亿美元),归母净利润为168.54亿元(约合26.5亿美元),业绩增速方面小米并无任何优势。
综合而言,手机之战并不是数量之战。即使数量超越了苹果,意义终究不是很大,因为对于一家成熟的公司而言,赚钱始终都是市场衡量企业价值最为核心的标准。